周末的时候,你和你的爱人可能已经订好了鲜花和酒店,或者烛光晚餐后你可能正在温暖的家中,所以别忘了你的好帮手——安全套。
这个情人节,你如何为心爱的人挑选安全套? 情人节前夕,《消费者报告》对160名网友进行了调查,71.25%的网友认为“超薄”安全套会吸引他们购买。
各大厂商为了追求“轻薄”,千方百计,似乎都在为大家打造“极致”、“亲肤”的体验。 真的是这样吗?
2015年1月,《消费者报告》向国家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提交了冈本、杜蕾斯、碧玉、比乐、双一等5个“超薄”品牌(计划生育免费配送)。 避孕套。 结果表明,冈本和碧乐2品牌避孕套的实测厚度小于标称厚度,相差一倍之多。 Jisbon宣称的厚度也令人怀疑。 5个品牌的安全套厚度相差最大1.7倍。
“超薄”名副其实
2014 年 9 月,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Bill Gates) 表示,他将为发明者提供 10 万美元的启动资金,用于开发下一代超薄安全套。 这项研究将导致材料的突破,使避孕套“非常非常薄”。
这一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比尔盖茨为何如此投入?
“普通避孕套的单层厚度在0.05-0.07mm之间。市面上一些超薄避孕套号称0.02mm甚至0.01mm,但很多产品实际上是达不到的,因为越薄的产品, 质量越难控制,工艺要求非常严格,一般企业很难做到。”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乳胶分会秘书长涂艳玲告诉记者。
那么,市售的避孕套有多薄和多强大?
本刊投稿的5款安全套分别是:冈本OK安全套0.03贴身超薄、碧丽乐002安全套至尊薄韧芦荟特润金版、杜蕾斯超薄安全套和洁洁4个品牌的超薄安全套。 施邦至尊超薄等薄型安全套。 此外,还有街道计生办免费发放的双一天然乳胶橡胶安全套(线)。
测试结果显示冈本的厚度没有声称的“0.03mm”那么薄,实际厚度为0.045mm,但仍是所有测试品牌中最薄的; 而号称挑战冈本003品牌贝利乐的国产产品,厚度不达标,实测0.054mm。
至于号称“比普通Jissbon产品薄35%”的Jisbon超薄安全套,如果和这次测试的最厚的双一品牌安全套(线)相比,它不会 并没有体现出“薄”的优势,让人怀疑其宣传的真实性。

负责本次测试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告诉本刊,为了增加感官体验,按照国标测试,螺纹和颗粒状产品会比光面产品厚一些。
评价一:“超薄”安全套不是真的。 比测试产品更薄。 但是,两家公司都没有给出这两种产品的厚度值。
碧乐的生产厂家桂林恒宝保健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志强告诉《消费者报道》,他们的裸袖(刚生产出来的没有润滑剂的产品)是用厚度测量的 测量。 该层的平均厚度应为0.042mm; Jisbon还告诉本刊,他们这批产品的裸袖平均厚度约为0.056mm。
“这是由于不同的测试方法。” 负责本刊检测的实验室工作人员说。
“由于工艺原因,在制造过程中安全套的精囊部分会最厚,靠近开口处最薄。国标测量方法是质量法,即成品安全套经过 洗去硅油,取上、中、下30±5mm位置切一个圆,然后计算平面的平均厚度,企业常用的方法是测厚仪法,比较简单。 工作人员表示,从多年的检测经验来看,能做到厚度小于0.05mm的避孕套产品很少。
关于测量方法的区别,现行国标GB7544-2009对此有说明,“厚度 避孕套的量可以用千分表(测厚法)来测量,但已经证实这种方法的结果一直很低。”在国际标准ISO4074:2002中,质量法也是 用过的。
2013年8月,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对香港市场上的安全套进行测试,发现标有“薄”字样的型号名不副实。 其中,杜蕾斯超薄包装和冈本0.03铂金超薄这两组数据也与本杂志的测试结果一致。
“瘦”是心理作用?
“薄”对安全套质量有什么影响? 为此,该杂志还测试了断裂力和断裂伸长率,以反映橡胶的物理性能。 这两个指标表示将避孕套折断所需的力和伸长部分的长度,可以代表橡胶制品的拉伸性能。 这也符合性生活的特点。
测试中最薄的冈本安全套在断裂力和断裂伸长率两项指标中的数值相应较低,而最厚的双一安全套在这两项指标中也是最大的。 (图1)
不过,涂艳玲认为,与戴一次性乳胶手套不同,安全套需要很强的拉伸力。 ,现有的产品性能指标已经过剩,消费者无需过多担心。
根据一项美国性研究,避孕套确实会降低阴茎敏感性。 但即便如此,产品最厚和最薄的差距其实也只有0.03mm。 人体能感知吗?
中国性学会副会长马小念认为,无论男女,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就像“抓痒”,会影响感官。 “太厚肯定不行,超薄有它的意义,但它可能有更大的心理影响,”他说。
同时,他认为对于带有线状和颗粒的安全套,除非设计很特别,否则应该没有帮助,因为安全套本身很薄。
广州双益乳胶制品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螺纹产品只是在凸出部分厚一些,不一定比普通产品厚很多。
涂艳玲对此也表示赞同:“异形避孕套的生产相对于普通的光滑避孕套产品来说难度更大,产品合格率也会更低。尤其是颗粒较深的颗粒避孕套更容易出现 “针孔。漏水的问题,作为厂家,也会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市面上的异形套管产品的螺纹和颗粒都比较光滑浅。”
据她介绍,对于追求“轻薄”的消费者来说,新一代安全套升级产品聚氨酯(也叫“PU”)安全套可以达到更薄的效果,而且不会引起过敏。这款新产品已经在 国内部分企业的研发和试产过程,预计未来1-2年进入市场,成为安全套产品转型升级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