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VR突然流行起来。互联网和科技圈的大牛们都对这块新蛋糕极为关注,试图尽快分一大块。脸书、三星、HTC等国际厂商相继推出了自己的VR眼镜。脸书收购的Oculus算是沉浸式体验的鼻祖,三星的Gear Vr赢在便宜实用,Htc的Vive赢在定位牛x,但这些大品牌有一个共同点:都不敢碰成人内容这个范畴,连小扎都表示要在审核机制上杜绝成人内容。
然而,荷尔蒙的力量不可小觑。以下是来自搜狐科技的新闻节选:
。。。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早前公布了一项调查,声称如今的色情网站仍占全球网站总数的12%;每秒钟有28258人在看色情网站;几乎有4000万美国人有浏览色情网站的习惯,其中三分之一是女性。。。。。。所以,认为色情网站的数据传输量占整个互联网的30%并不为过。。。。。。
利用科技获得更好的耻感体验,一直是推动科技产业发展的一大助力。毫无疑问,从VCD、电脑、互联网时代开始就是如此。大品牌都是自持的,不愿意去碰这个领域,但是给其他更小更“无良”的公司留下了突破的空间。比如,BKK,这篇文章中主角的创造者。
说了这么多废话,我只想说一个观点:VR,结合飞机杯的形式,很有前途,很前卫,很* *。这次公考很高,是符合科技发展趋势的做法...
嗯,真正的原因是老婆怀孕了,人都有世俗的欲望,控水靠疏而不堵,飞机杯以后可能就像内裤一样。虽然不方便公开,但是可以理解。
张大妈的独特胶带简直帅呆了。

正面只有两个产品本体,和品牌LOGO。
嗯,这是一家中国公司,棒极了!敢想敢做,走在创意前列。
包装是典型的天地盖形式,外盒白色,内盒红色。

上半部分是VR眼镜本体,下半部分是灰机杯,中间有一根数据线,几袋润滑液和镜布。还有其他几个说明。好吧,这篇文章...哦不,拆包在这里。

飞机杯尺寸大概有800毫升大水杯差不多,沉甸甸挺有份量的。黑色外壳类肤触感,磨砂表面粘了手汗会泛一点亮光。
钥匙,包括on键、E键、G键、L键和R键。广告上说是金属风格。其实是硅胶按钮。按键过程的触感类似最早的诺基亚手机,咔哒声明显。

我们把盖子打开看一眼。好邪恶啊!好邪恶!

如果有,来个更邪恶的…还是有点模糊。看看里面。你可以看到内壁周围有很多不规则的褶皱,可能是为了仿真的缘故,深处有一些凸起,就像广告上说的,模仿人体的内部结构。

我们把硅胶内胆拉出来看看。右边的仿真模型已经被我马赛克消失了!颈部有一圈凹槽,可以固定在塑料外壳上,使用时不会移位。胶体的外表面有四条凸起的筋,起到固定的作用。根据我看过的硅胶成型的评价,有的外表面是网状纹理,有的则是这样的条状纹理,起到不同的作用,或增强紧迫感,或营造柔和的体验,或形成不同的压力段。用这款硅胶的感觉还是比较硬的。不知道是材质还是造型,还是我的主观感觉差异。

VR眼镜

俯视眼镜,由三条可调节伸缩带连接眼镜两侧和顶部,以此在佩戴时固定在头上。长度调节部分略有不便,因为眼镜机身穿过伸缩带的环不光滑,摩擦力太大,而且是从中间断开的,一使劲会把伸缩带拽掉下来,装回去很费劲。

左右两侧各有三个孔,分别连接数据线和耳机。
我的手头有一个蚁视出品的眼镜,可以用来对比一下。蚁视这个眼镜是以上下两个夹板夹住手机固定的。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起来缩小体积,起便携的作用
蚁视眼镜缩小后的形态对比,可见体积上确实相差很多。BKK眼镜如果携带的话,会占用很大的空间。
两个眼睛的镜片部分对比一下。蚁视的镜片更大,是矩形边缘。BKK的镜片呈圆形,面积更小。然而镜片的大小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观感。所以VR眼睛存在的意义很简单:沉浸式体验。要实现这个体验,首先需要立体感,两个镜片对应左右不同的画面,在大脑内形成立体视觉,这很简单。其次就是画面在视野内的占据比例,视野内的黑色边缘越少,沉浸感越强烈。我无法通过相机来表达这两个眼镜实际观看的感觉,因为如果要拍的话,是这样的(重度马赛克!):
但是可以做一张图来简单形容一下效果。

蚂蚁眼镜的一般效果
第一个是BKK眼镜的一般效果,第二个是蚂蚁视觉的一般效果。蚁视眼镜的画面更大。可能从手机上看,两张图差别不大。当你通过你头上的眼镜看它们时,你视野边缘的覆盖差距是相当明显的。在我看来,蚁视的眼镜侧重于眼镜本身,有这个优势很正常。BKK的眼镜只是产品功能的一部分,投入比例不够大。做好这个镜头不容易。其实就算蚁视眼镜的效果也不过如此,而且这款蚁视眼镜也有它的缺点,就是因为夹板结构,手机周边没有被遮挡,你在屏幕外也能看到周边环境的模糊图像,影响沉浸感。
好的VR眼镜,如Oculus的R&D投资是这个小品牌无法比拟的。把画面做大,防止扭曲,还要考虑到离视网膜的距离很近,不能给眼睛造成太大的负担,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Oculus作为VR眼镜的开创者,开发了画面的“逆失真”算法,极难模仿。我们国产的简易眼镜品牌,比如暴风魔镜,蚁视,甚至像魅族这样的卡装,都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他们充其量达到了近距离观看大屏幕电影的效果,减少了画面的失真,在视野中还原了一个正方形长方形的画面。要谈真正的沉浸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上是安装过程。对于iPhone,需要登录产品包装内卡片上的网址,通过安装企业证书来安装app。Android比较简单,直接下载安装即可。两个系统的软件内容是相同的。
进入软件的画面,略有期待,有点小激动呢!
主界面。有五个选项,分别是1 谈谈情,2 舞蹈,3 看电影,4 设定人物形象,以及5 场景设定。第一印象是觉得,女主略丑。

于是进入形象设定环节,看能不能把人物变得好看一点。以上是身材调节。

大致看了一遍,并没有脸部调整选项。如果觉得女主不够漂亮,只好通过换发型来略微改变一下。这一点,中评!另外,谈谈情选项,就是点一下,女主就会说一句话,配合一点表情动作,不看也罢。选择舞蹈之后,会提示模式选择。手机模式就是单一画面,VR模式就是左右画面。

请欣赏三张舞蹈图!什么?你说别看这破图?可惜你期待的邪恶画面没有了!好在因为内地法律,国内版app只是擦边球,自然不可能直接光明正大。好在bkk有海外版的app。需要翻墙下载,下面会解释。
此外,这个app还有一个不可原谅的bug,那就是对于陀螺仪完全没有用好!我感觉只有重力感应器在起作用。如果你向前或者向后低头抬头的时候,会发现画面视角在左右倾斜!然而你左右倾斜头部的时候,画面却是环视四周左右的。也就是说,完全不是以人类自然的方式观察虚拟环境的好不好!这样的根本性差错,谈何沉浸感!另外,此时飞机杯上的几个按钮也并没有什么作用。



电影选项,只有一个片段。可以通过itunes拷进去自己渠道找到的左右3D影片。这段视频,也是不疼不痒的。如此,app体验就到此为止……满分100的话,就给你20分吧!哦,评分太低?说好的完全体展示啊?好吧,老夫这就放一大招,成全各位好了。
如果需要这款app的完全体的话,就是这样。嗯……我觉得近期这个地址被ban掉的概率很大。

做个模糊的图!在这个完整的app里,飞机杯上的按钮终于有了勇敢的地方。e键可以切换三种状态:无果、半果、全果。进度条满的时候G键可以“终于抽动”了。L和R键用于切换视角(旁观者视角和演员视角)和姿势(最多6个先前选择的视角)。而且飞机杯里有运动传感器,画面中人物的动作会随着飞机杯的晃动而同步。嗯,这种完美的状态非常非常...不要脸。原来20分的评价现在可以打85分了!